一个谎言,需要无数个谎言支撑,但是谎言终究是谎言。
回复函如期而临,不出意外,自圆其说。
2021年6月4日,熊猫金控关于银湖网兑付的部分,回复函如下:
作为自融金额99%的平台,所谓的催收,失信名单,简直就是笑话。
在数次正式公告中,关于待收金额的问题,之前也出现2次。
一次是在2019年4月公布的处理建议,银湖网数据为本金为32.2亿元,出借人数3.87万人。
另一次是在2018年9月25日,熊猫金控《关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情况说明的公告中》,称银湖网借贷余额为34.5亿,3.9万人。(注:借贷余额和本金是有区别的)
姑且假设以上数据是“真实”的,暴雷时,银湖网待收大约是34亿,出借人是3.9万人,熊猫金库大约是22亿,出借人是3.1万人,这就是大家一直号称的7万人56亿的由来。
这次问询函回复中,提到的兑付情况,银湖网总待偿金额从34.63亿下降到 21.11 亿,出借人数从38714人下降到26561 人,着超过1.22万人打折下车。按此比例,每3个人就有1个人骨折下车,剩下2个人还在坚持,数据的真实性大家都有一杆秤。
如果熊猫金库一样的处置比例,22亿就应该下降到13.4亿,3.1万人应该下降到2.1万人。
按照同样的处置比例,那么两个平台(总共7万人56亿)目前也仅仅剩下35亿左右的待收,人数4.7万人左右。当然,待收下降到多少,也只是平台一个数字而已,可以下降到21亿,下降到10亿、5亿,借友也是无法查证。对于上交所的回复,当然是降存量越高越好,而对于出借人来说,当然待收越高越好,有利于收割。
这让我想起了东城经侦袁队长,借友近几次走访东城,还不止一次的跟借友说易宝支付兑付一次兑付3700万元(比例是0.7%的时候),兑付了6万多笔,根据比例算下来每次兑付还是50多亿,不知道谁在撒谎,反正数据是对不起来的。问的紧了,又说不知道待收是多少,需要等待审计报告。
2 m( H2 L6 M# a- j; u1 U
平台上报的数据当然近期袁给一些些借友打电话,问起待收,袁还是同样的说根据易宝的数据兑付,待收算下来有50多亿。
打折下车那么多人,总菜钱不减少的?如果这样的话,只有三种可能:1、平台根本没有申请打折下车的,也就是熊猫金控的公告是假的。
当然,据有关人士透漏,银湖待收仅仅为12亿,熊猫金库待收10亿左右。银湖网刚立案的时候,内部的情况资料就是写的10几个亿的金额。
平台自融金额需要审计,有的可能是借给了借款人,有的可能是进了自融池子,这个需要一笔一笔审计,确实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。
但是待收金额是非常好计算的,每个人债权金额,充值多少元,提现多少元,红包多少元,非常清晰。如一些借友在打折页面,不是都经统计好了吗?几万人的金额加起来就是待收金额,还用算,待收金额从来不是一个复杂的数据。
袁队长也失口表示,公A部曾经穿透结果两个平台总共自融20亿左右。《证据表明银湖金库总待收仅为20亿》
0 o5 z: ?+ v0 l$ A+ h
20是一个大概.mp3
平台把待收提高,一方面可以让大家觉得待收太高了,不可能兑付完,早点骨折下车。
另一方面,可以在后期的时候,把水分挤干,50亿还剩下5个亿没有兑付,与真实的20个亿还剩下5亿没有兑付,在量刑上可能是不同的,甚至可能免于起诉。
银湖网那么多虚假的出借人,还是会留下许多的证据的。
真相会有大白的一天!! 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「金银前沿资讯」,[ 阅读原文]。 |